• 音频功放系列音频功放系列'
  • 为客户提供订制化需求服务为客户提供订制化需求服务'
  • 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'
  • 网站首页

  • 产品中心

  • 应用方案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技术资讯
    电源管理升压芯片选型指南;分类、特性与设计要点;
    来源:admin  日期:07-10  栏目:技术资讯

    电源管理中升压芯片选型指南:分类、特性与设计要点​

    一、升压芯片的两大主流类型​

    根据能量转换原理,升压芯片可分为电感式和电容式两类,适用场景差异显著:​

    1. 电感式升压​

    • 核心原理:利用电感的储能特性(电流通过时储存磁能,断开时释放能量转化为高压)实现电压提升,支持宽输入电压和大电流输出。​
    • 关键特性:​
    • 效率高(85%-95%),输出电压可灵活调节;​
    • 按功率能力分为两类:​
    • 内置 MOS 型:成本较低,功率通常在 100W 以内,调节范围有限;​
    • 外挂 MOS 型:调节范围广,功率可突破 100W,适用于高功率需求场景(如大功率音响、工业设备)。​

    2. 电容式升压(电荷泵)​

    • 核心原理:通过电容交替充放电实现倍压(如 2 倍压、3 倍压),无需电感元件。​
    • 关键特性:​
    • 结构简单,外围元件少,成本低,但输出电流较小(通常≤500mA);​
    • 突出优势:纹波极低,对噪声敏感的音频电路(如耳机放大器、麦克风电路)更适配。​

    二、选型核心要素与外围元件搭配​

    1. 芯片选型三大关键指标​

    • 输入电压覆盖范围:需匹配供电电池的电压波动(如锂电池 3.7V 标称电压,放电范围 2.7-4.2V);​
    • 输出功率与电流:根据负载需求选择(如蓝牙音箱功放需 10W 输出,对应芯片需支持≥2.5A@5V);​
    • 效率:优先选择高效率型号(≥90%),可减少散热压力,延长电池续航。​

    2. 外围元件选型规范​

    • 电感:饱和电流需为最大输出电流的 1.5 倍以上(如最大输出 2A,选≥3A 饱和电流的电感),避免饱和导致效率下降;​
    • 二极管:采用肖特基二极管(如 SS34),利用其快速恢复特性降低反向损耗;​
    • 电容:​
    • 输入 / 输出端采用 “陶瓷电容 + 电解电容” 并联(如 10μF 陶瓷电容 + 100μF 电解电容),兼顾高频滤波(陶瓷电容)和低频储能(电解电容);​
    • 对纹波敏感场景(如音频前级),需额外增加 LC 滤波电路(如 10μH 电感 + 100μF 电容)。​

    三、PCB 设计注意事项​

    1. 布局优化原则​

    • 功率回路最小化:电感、MOS 管、二极管需紧密布局,缩短大电流路径(如 SW 引脚到电感的布线长度≤5mm),减少寄生电阻和干扰;​
    • 地平面分割:模拟地(音频信号回路)与功率地(电源大电流回路)需单点连接(如通过 0 欧电阻或磁珠),避免功率噪声窜入模拟电路;​
    • 散热强化:​
    • 功率元件(MOS 管、电感)下方铺大面积铜皮,增加散热面积;​
    • 高功率场景优先选择带散热片的封装(如 ESOP16、QFN32)。​

    2. 布线关键技巧​

    • 滤波电容贴近引脚:​
    • 输入电容(10-1000μF)靠近芯片 VIN 引脚,抑制输入纹波;​
    • 输出电容(22-1000μF 低 ESR 型号)靠近负载端,减少高频噪声耦合;​
    • 反馈回路抗干扰:反馈电阻(用于电压调节)的布线需最短且远离功率路径,避免引入噪声导致输出电压波动;​
    • EMI 抑制措施:​
    • 选择支持扩展频谱频率调制(SSFM)或 Silent Switcher 架构的芯片,降低开关噪声;​
    • 开关节点(SW 引脚)布线加粗(≥20mil),避免过长(≤10mm),减少辐射干扰。​

    总结​

    电感式升压适合大功率、宽调节场景,电容式升压适合小电流、低噪声场景。选型时需匹配负载功率与电压需求,同时关注外围元件参数和 PCB 布局的抗干扰设计 —— 尤其在音频设备中,合理的升压方案可减少电源噪声对音质的影响,提升产品体验,佰泰盛世专注于芯片领域12年,提供从售前选型-电路检查到生产协助一条龙服务。

    网站首页 产品分类 电话咨询 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