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音频功放系列音频功放系列'
  • 为客户提供订制化需求服务为客户提供订制化需求服务'
  • 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'
  • 网站首页

  • 产品中心

  • 应用方案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技术资讯
    DTS vs 杜比:沉浸式音频技术怎么选?
    来源:admin  日期:09-30  栏目:技术资讯

    看电影时总纠结 “选杜比全景声还是 DTS:X”?玩游戏听不出 “空间音效” 的差别?买回音壁时被 “Dolby TrueHD”“DTS-HD MA” 等术语搞晕?作为音频领域的两大巨头,DTS 和杜比从影院走向家庭,早已渗透到我们的蓝光机、功放、耳机甚至汽车里。今天就从发展历史、核心特性、设备适配三方面,帮你一文读懂两者的差异,选对适合自己的音频技术!

    一、发展历史:从影院革命到家庭沉浸式体验

    DTS 和杜比的竞争,始于影院,却早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 “声音场景”。两者的发展路径,恰好对应了音频技术 “效率优先” 与 “音质优先” 的两条路线。

    1. 杜比:从降噪技术到 “双杜比” 生态(1965 年至今)

    • 初创期(1965-1980s):解决 “噪音难题”1965 年,雷・杜比博士创立杜比实验室,最初靠 “磁带降噪技术” 打响名气 —— 通过优化算法减少录音时的背景噪音,让音乐和电影声音更干净。这一技术迅速成为唱片业和电影业的标准,比如早期的磁带录音机、电影院胶片都离不开杜比降噪。

    • 影院突破期(1990s):5.1 声道改写规则1991 年,杜比推出Dolby Digital(AC-3) ,首次实现 “5.1 声道数字音频”(左、右、中置、环绕、低音炮)。1993 年,电影《侏罗纪公园》同时用了杜比和 DTS 音轨,但杜比凭借 “低码率高兼容” 的优势,更快成为影院主流 —— 当时多数影院设备只需简单升级,就能支持杜比 5.1 声道,成本更低。

    • 沉浸式时代(2010s 至今):全景声统治家庭市场2012 年,杜比全景声(Dolby Atmos) 发布,首次将 “声音对象” 引入音频技术 —— 比如 “雨滴从头顶落下”“飞机从侧后方掠过”,不再受固定声道限制,而是能在三维空间里自由移动。如今,杜比全景声已覆盖 90% 以上的 4K 流媒体(Netflix、Disney+)、中高端电视(LG OLED、索尼 A95K)和回音壁(Sonos Arc),甚至和 “杜比视界” 绑定,形成 “音画双优” 的生态,成为普通用户的首选。

    2. DTS:以 “高保真” 突围,深耕发烧与车载领域(1993 年至今)

    • 诞生即巅峰(1993 年):靠《侏罗纪公园》出圈1993 年 DTS 公司成立,同年就凭借电影《侏罗纪公园》的 “高码率音轨” 惊艳行业 —— 当时 DTS 音轨的 “声音数据量”(码率)是杜比 AC-3 的 2 倍,能保留更多细节,比如恐龙的脚步声、环境音的层次感,让影院观众第一次感受到 “身临其境的震撼”。

    • 高清竞争期(2000s):无损音质对标杜比2006 年,DTS 推出DTS-HD MA,支持 “24bit/192kHz 无损音频”,码率最高达 24.5Mbps(杜比 TrueHD 为 18Mbps),成为蓝光碟片 “发烧级音质” 的代表。不过,由于 DTS 对设备要求更高(需专用解码芯片),且内容资源较少,当时主要被高端家庭影院用户选择。

    • 差异化转型(2015 年至今):DTS:X 与车载突围2015 年,DTS 推出DTS:X 临境音,虽然同样支持 “声音对象”,但走了 “灵活布局” 路线 —— 即使家里没有天空音箱,也能通过 “虚拟环绕技术” 模拟头顶音效,适合户型不规则的客厅。如今,DTS 在家庭市场虽不及杜比普及,却在车载领域大放异彩:DTS AutoStage 已搭载到宝马、福特、奥迪等 1000 万辆汽车上,能优化高速行驶时的人声清晰度,成为车载娱乐的主流技术。

    二、核心特性对比:3 大维度看懂 “该选谁”

    很多人觉得 “杜比和 DTS 听不出差别”,其实两者的核心差异,藏在 “音质、兼容性、场景适配” 里,直接影响你的使用体验。

    对比维度 杜比(Dolby) DTS
    编码与音质 「效率优先」:通过优化算法减少冗余声音,低码率下也清晰(比如流媒体用 768kbps 就能传全景声),适合日常观影、追剧,听感 “均衡舒适”。 「音质优先」:码率更高(DTS-HD MA 达 24.5Mbps),保留更多高频泛音、低频细节,适合动作片、古典乐,听感 “动态更强、细节更足”。
    沉浸式技术 杜比全景声:需固定声道布局(如 5.1.2、7.1.4),天空音箱必须装对位置,声场定位 “精准细腻”(如雨滴、人声定位清晰)。 DTS:X:布局灵活,无天空音箱也能虚拟头顶音效,适合异形房间,声场 “更开阔、适应性强”(如无人机环绕飞行)。
    设备兼容性 覆盖广:中高端电视(LG、索尼)、回音壁(Sonos、三星)、游戏主机(Xbox)几乎都支持,流媒体内容占比超 90%。 偏高端:仅高端功放(马兰士、安桥)、发烧级蓝光机(OPPO)支持,电视端兼容少(三星不支持),但车载设备覆盖广。

    三、应用场景

    选 DTS 还是杜比,关键看你 “用什么设备”“听什么内容”—— 普通用户没必要追求 “技术参数”,贴合场景才是王道。

    1. 家庭影院功放 / AV 接收机:看房间布局

    • 选杜比全景声:如果家里是 “标准客厅 / 影院房”,能装吸顶音箱或天空音箱(如 5.1.2 布局),优先选支持杜比的功放(如天龙 AVC-X4700H),搭配 Netflix、Disney + 的 4K 电影,能精准还原 “头顶声场”,比如《阿凡达 2》的水下音效。
    • 选 DTS:X:如果房间不规则(比如有横梁、角落多),或不想装天空音箱,选支持 DTS:X 的功放(如马兰士 AV8805A),通过 “虚拟环绕” 模拟全景声,性价比更高。

    2. 回音壁 / 条形音箱:看内容来源

    • 选杜比:日常主要看流媒体(腾讯视频、Netflix)、连电视追剧,优先选支持杜比全景声的回音壁(如 Sonos Arc、三星 HW-Q950A)—— 不仅内容多,还能和电视 “一键联动”,不用手动切换模式。
    • 选 DTS:如果常看蓝光碟、玩主机游戏(如 Xbox),且预算充足,可选支持 DTS:X 的高端回音壁(如雅马哈 SR-X90A),能感受到 “大动态场景的冲击力”,比如《速度与激情》的引擎声。

    3. 智能电视 / 投影仪:看 “音画绑定”

    • 选杜比:中高端电视几乎都支持 “杜比视界 + 全景声” 双认证(如 LG G3 OLED、海信 U8H),尤其看杜比专区的电影时,音画同步更流畅,比如《曼达洛人》的星空场景,声音和画面的 “空间感” 完全匹配。
    • 选 DTS:仅少数高端电视(如索尼 A95K)支持 DTS 解码,适合 “用电视连蓝光机” 的发烧用户,普通用户没必要刻意追求。

    4. 游戏主机 / 耳机:看游戏类型

    • 选杜比:Xbox 玩家必选 ——Xbox Series X/S 原生支持杜比全景声,免费激活后,玩《使命召唤》《地平线》等 FPS 游戏,能通过 “脚步声方向” 判断敌人位置,沉浸感拉满;耳机用户若常追剧,杜比 Atmos for Headphones(需订阅)的人声更清晰。
    • 选 DTS:喜欢玩开放世界游戏(如《赛博朋克 2077》)的 Xbox 用户,可选 DTS:X 耳机版 —— 动态范围更广,能听到 “远处的爆炸声、近处的对话”,细节更丰富;且 DTS Headphone:X 免费,性价比高。

    5. 车载娱乐:看车型配置

    • 选杜比:豪华品牌(如奔驰、保时捷)部分车型搭载杜比 Atmos 车载版,适合 “听音乐、打电话”—— 杜比 Voice 技术能减少风噪,通话更清晰。
    • 选 DTS:多数主流车型(宝马、福特、奥迪)用 DTS AutoStage,高速行驶时能 “增强导航人声”,即使开着音乐也能听清导航,还能优化不同座位的音效,后排乘客也能有好体验。

    6. 蓝光播放器 / UHD 碟机:看 “发烧程度”

    • 选杜比:普通用户选支持杜比 TrueHD 的播放器(如索尼 UBP-X800M2),兼顾蓝光碟和流媒体,比如播《蜘蛛侠》蓝光碟时,杜比全景声的 “蛛丝摆动音效” 更灵动。
    • 选 DTS:发烧友必入支持 DTS-HD MA 的高端机型(如 OPPO UDP-205),搭配 DTS:X 功放和大口径音箱,播《侏罗纪公园》蓝光原盘时,恐龙的低吼能感受到 “胸腔震动的低频”,还原影院级体验。
    • 总结;

       DTS 和杜比没有 “绝对的好坏”,只有 “是否适合你”。普通用户不用过度追求参数,选杜比就能享受丰富的内容和便捷的体验;发烧用户则能通过 DTS 感受到 “声音的细节魅力”。无论是家里的影院、手上的耳机,还是开的汽车,选对音频技术,就能让每一段声音都 “身临其境”—— 这才是沉浸式音频的真正意义。

    网站首页 产品分类 电话咨询 联系我们